March 26, 2011

台灣風力發電裝置與國家電力分配比例


現況
98年度台灣風力發電供應
陸上風力發電裝置"理想容量"
=256.2MW
=(0.2562x106)kWx(365x24)hours
=2.244x109 kWh
(來源:經濟部能源局)
海上風力發電
=0萬瓦目前
推算98年度陸上風力發電機效率以推算十年後風力發電可供應值
推算台灣地區陸上風力發電裝置使用效率
實際輸出
=台灣地區風力發電"實際供應電量"
=786.7 GWh
=7.87x108 kWh
(來源:經濟部能源局)
最大輸出=所有電力裝置以最大功率輸出=理想裝置最大發電
=2.244x109 kWh
=實際輸出/最大輸出
=(7.87x108)/(2.244x109)
=35%
風力發電實際提供電量
=陸上風力發電量+海上風力發電總量
=7.87x108 kWh + 0
=7.87x108 kWh
98年度台灣電力消費 (ps僅為電力消費,非石油天然氣等副產品使用於電力轉換)
=220817.7 GWh
=2.208x1011 kWh

風力占總能源提供比例
=(7.87x108)/(2.208x1011)
=0.356 %

March 25, 2011

電腦環保


自從賴打跟我介紹過Linux的好處我就開始慢慢學習Linux。

2006年發行的Ubuntu的6.04是我第一次用的Linux作業系統。雖然說已經改善不少圖形界面方便不熟悉圖形界面的人使用,但還是有太多的細節需要用指令來修改。斷斷續續的用,加上Mac還是用得比較順手,所以沒花太多精力在Linux上。之後轉了企管,弄研究報告,在到處是Windows充斥的地方我還是盡量避開使用Windows,用Mac還有Linux的方式解決。我並不是反Windows,Windows Office對文書處理的貢獻我是表示尊敬的。但只是一直以來不懂為什麼學術機構要用商業作業系統作為教育的工具兼輔具。總覺得我自己視野窄小沒了解其他工具,但後來才發現是上一輩貪圖方便所以用這種方式教育下一輩,省了教導的時間。我腦袋總在想這些事。如果當初有給我更多選項,我未必就不會選用微軟系統當作學術或是將來工具的主軸,但至少他們該給選項,我不要用上一輩過濾後的視野來看這世界。

March 23, 2011

電子產品的感概


雖然我很怪,但我是個很念舊的傢伙。

國中第一次打工賺的錢,買的衣服,我還帶到荷蘭繼續穿,還沒破呢。
高中打工第一次買的羽毛背心,我也帶到荷蘭繼續穿。
高中買的小叮噹紙鎮 (這個真的是精品),陪我搬家二十幾次我都還帶著他。
每次搬家都一堆東西,東想西想的,最後還是帶著走。

March 18, 2011

從新聞學到的事


看完一堆核電廠危言聳聽的台灣新聞,有興趣不如參考一下BBC的新聞來了解到底發生什麼事。

我也發現台灣一直在講如果發生核災會有什麼危險,然後目標一下子轉到台灣,開始批台灣的核電,雖然我不是那麼喜歡核電,但我覺得他是因時代還有經濟需求下考量而有的存在品,當然希望這只是暫時的存在。借人之鏡來檢討當然好,但是總該讓人了解發生什麼事。核能發電是一門大學問,包括我在內都不是專家,但是新聞應該是要用清楚的思路來幫助人了解事情的經過,絕對不是用來"給意見"或是發表"記者個人看法"的管道。以下是我參考BBC的新聞,除了針對福島的核電廠意外能有所了解外,希望也能對台灣的核電廠有所了解,不要被連台灣記者自己都不知道什麼狀況的新聞牽著鼻子走。

March 13, 2011

對二氧化碳的疑問


從很久以前我就對這個二氧化碳導致溫室效應這個問題充滿疑問。

我們都知道二氧化碳導致溫室效應的原理,散布在空中的二氧化碳可讓短波長的光線通過,而經過地面反射的長波長光線則被二氧化碳阻擋,因而長波長的能量被大氣留住並轉為熱量。我對這地方一直有個疑問,因為至今尚沒有任何的科學證據直接證明二氧化碳在大氣中有如此特性。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的比例確實是逐年上升,這點是有確實根據的,但二氧化碳導致的溫室效應卻始終是推論。對於環保我是認為一定要也肯定支持,而對於全球氣候變遷我則是覺得因果關係一定要搞清楚。最怕的是有一天大家才知道原來減碳跟全球氣候變遷根本是兩回事,那是挺悲哀的。強調減碳環保我認為是好的,也是必要的,但這其中跟全球氣候變遷是不是有關連這點很需要再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