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tember 4, 2011

台灣電腦製造產業型態預測


HP退出PC事業,這跟當時IBM選在從市占最高接著略跌時的舉動一樣。自從科技管理起飛後,複雜的高科技產業就朝分工越來越細的方向前進。根據Michael Porter的競爭優勢理論,一家公司要在產業獲利必須要有獨特的競爭優勢 (competitive advantage)。1. 成本優勢, 2. 差異化優勢 (利基市場) 3. 集中化優勢 (市場深耕)。這三個優勢沒有衝突,可以兼得。

當初分工的目的是藉由分工達到經濟學所說的以量制價,進得達到成本優勢。繁複的電子產業生產鏈被打成好幾段,每一段都各憑本事搶占市場。早期的電腦產業,最上游從晶圓設計,晶圓製造,封裝,記憶體,硬碟... 等等的幾乎很多段都是連在一起由少數幾家公司做,如此良率低,量小,價高。張忠謀在他的自傳提到當初他在TI時良率從6%提高到20%時覺得這個產業有機會擴大,後來台灣的高科技產業發展條例下來時,應孫運璿先生之邀回台創辦台積電。晶圓代工成型之後,半導體製程的良率便一路攀升,現在應該都是維持在九成以上。而當初從6吋晶圓一直做到現在的12吋,拉一次矽柱可以得到更多的產量,因此成本也降低,接著是不斷在蝕刻技術進步,單位面積甚至是體積可容納的電晶體數量就會增加,運算速度更快,摩爾定律也一直催促著產業前進。事實證明電腦產業供應鏈打斷,而每一段皆自行發展,促成了今天的電腦世代。

回顧完畢,接著是現在我看到正在發生的事。

電腦製造的供應鏈極為複雜,不僅元件多,而且許多元件都需要大量的資金還有技術投入。宏碁是台灣最早投入品牌電腦製造的,最早名為Multitech。影響台灣整體經濟結構的一步我想就是代工分家這一步。現今台灣仍是世界最重要的電腦代工產業鏈之一。代工與品牌分家的方式讓產業鏈的每一段(公司) 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達到自己的優勢。但後續效應起自於同一段供應鏈的公司開始都用成本優勢的方式來取得競爭優勢。

這是現今眾多科技產業人士加班加不停的主因。

以下是假設參考的數據。
單位員工每天 (正常上下班時間) 可以創造100單位的勞動力,而公司要提供1單位的薪資給員工,1單位的薪資需要公司1%的獲利,1%的獲利需要10%的銷售收入。為了取得成本優勢,以增加銷售量,所以產品價格壓低去爭取更多的訂單,所以如今15%的銷售額才可以創造1%的獲利。在人力成本不另外支出的情況下,原先每天100單位的員工勞動力只能獲得10%的銷售額,所以在人力成本不增加的條件下銷售額要變成15%,因此員工每天要付出的勞動力變為150單位才可能達到此目標。

如果加班可以多領薪水,那是合理的。那為什麼加班不能多領薪水,因為台灣電子產業帳面的利潤增加就是以販售員工勞力而來。銷售額增加,實質利潤下滑,而這利潤下滑是企業經營者為了取得市場領先優勢而來,但結果是優勢沒有取得,反而變成產業常態。如果如此作法可以換得台灣長期的經濟繁榮,那或許計較的聲音會少一點,但接下來的事實正在發生。

經濟學的供需理論提到,市場的產品的價格決定銷售的量。在理性的市場,越低的價格將可以取得更多的量。所以成本優勢是利用這一點來換取更大的銷售額。但如此就出現兩個盲點。

第一、
成本優勢是為了讓一家公司在該產業獲得獨一無二的優勢,他是戰略,並不是長久計劃。短期的成本優勢是戰略,但若是長期必須被迫如此,那便叫失策。一但該優勢成功,得到的結果應該是其他競爭者退出該市場或者是其他競爭者尋找新的競爭優勢,但事實是所有代工變成都在壓低成本。壓低成本不是優勢,變成是所有代工的包伏。

第二、
經濟學提到供需理論,市場價格壓低銷售量增加。如今所有代工同時壓低價格,因此市場價格整體下降,供需的曲線早已變動。加上最重要的一點,電子產品是耐久材,市場肯定會飽和之後生長停滯。一但生長停滯,銷售量降低,而利潤卻沒有回升,你要剩下這些打拼的員工怎麼辦?

電腦產業代工的分家確實創造台灣的繁榮,但是代工業以成本壓低的方式卻沒有創造長期的繁榮。Everett Rogers的創新擴張曲線 (diffusion of innovation curve) 指出,任何產業從成形到成張最終都將會面臨成長停滯甚至是消滅。這個觀點與我所觀察到的歷史還有現況是一樣的,只是Everett Rogers把每個階段都用實際的數字表達我認為是不太合理 (統計的結果如果相對應到統體個體那絕對存在標準差)。但Everett Rogers的理論讓我有一個依據如何去判斷產業的成熟程度。一個產業一但成熟,那必定要面臨成長趨緩,若以統計來看的話,我給定的數字是長期來看平均年成長率約低於10%。一但低於這個數字,這個產業便是成熟。但不同產業,產品的耐久性有差,因此來模擬一下,以家電產業為例。早期平均5人的家庭有兩台電視,一台電視假設用五年 (相信平均一定是更久),那麼換算成應有的電視銷售率,兩台電視除以五個人共用 = 2/5,五年汰換,所以平均一年為2/5/5 = 8%。如果以電腦為例,平均一人兩台電腦好了 (桌機跟筆電),五年汰換一次。2/1/5 = 40%。如果僅考濾筆電,那麼筆電產業的成長率低於20%就算成熟。由這樣的算法來看,其實知道要提高成長率要不就是讓大家多買 (創新),或是降低使用年限 (降低用料品質)。

我個人判斷所有的電腦產業都已經進入成熟期,最重要的將會是成本控制與品牌。一個成熟的產業,產品的價格通常都會長期保持在穩定的狀態,除非有特別的利基市場,像是汽車產業裡的法拉利或是藍寶基尼。或是手機產業的Vertu。

另一個判斷成熟產業,我個人覺得最好的方法就是,觀察歷經多個公司競爭與淘汰後,單一產業中前幾大公司(前三到前五)的市占是否高於80%。很多成熟產業都是這樣的狀況,家電產業,汽車產業,食品零售,食品製造等。這通常都是產業在歷經創新,市場機制淘汰後所留下來的結果,也表示其他沒有創新技術或是相對優勢的公司無法切入。這種模式通常發生在成本集中的產業,如高科技製造,大型機具,汽車製造等。等到成本與技術門檻下降後就會趨近分散,大者恆大的狀況會慢慢分散,市場會重新再分配創意利基。

台灣的電子製造業會發生什麼事呢?未來幾年再來印證我想的對不對吧。

第一、
電子產業進入成熟期,成長停滯。從歷史經驗來看,一但產業成熟成那一家公司必須兼顧成本控制以及品牌。少數的公司將有能力推出低於市場價格的產品,但絕大部份存活的公司要以品牌存活。因為產業成熟,價格差異將不大,如此市場上消費者如果面臨有價格相當,但一個是較有名聲的品牌,以理性消費是會選擇有品牌名聲的那一方。代工產業的挑戰將會是銷售額下降,加上面臨的削價競爭,代工業的整併必定會發生。但是代工並不在消費者購買產品時看得到或是考量的那一端,以B2B市場而言,台灣代工未來的制價能力將會是比現在還要嚴格的考驗。(除非那群一開始玩殺價遊戲的有本事把利潤拉上去,如此代工業便不會遭受龐大的利潤壓力,失業率可以得到控制)。一但整併發生,電腦製造業,特別是半導體之後的中下段失業率一定會發生。接著整併後市場競爭下降,利潤提升,就業市場會再度回穩。

第二、
產業一但面臨成熟,那麼產業競爭者開拓新市場的意願就會提高,特別是搶不到龍頭地位的競爭者。過去的經驗指出上一個產業的龍頭通常都會在新一波趨勢中浪死沙灘上,尤其是新開拓的產業如果是現有產業的延伸。像是家用電話到手機,手機到智慧型手機。桌機到筆電,筆電到平板。產業一但成熟,那麼所有競爭者都應該繃緊神精準備汰換。台積電是完全無此顧慮的,半導體產業長期來看仍會繼續存活,加上台積電在晶圓製造的全球市占高達50%,加上後面的聯電還有中芯就高達80%,有煩惱的將是電腦產業的中後段。台灣的電子產業發展不斷尋求半導體產業的延伸,所以一整批都往最接近的太陽能面板去。我個人認為太陽能產業的製程雖然與半導體產業相近,但市場與技術無法與風力發電競爭,除非能有突破式發展,不然太陽能產業現今仍是裝飾高於能用性。我認為最接近也最有機會接軌的是輸位家電整合,只希望數位家電產業起飛時台灣不會又是只能接一小段,又是殺價競爭。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