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mber 27, 2011

Linux Mint 12

其實在從Ubuntu移轉到Arch linux之間,我還裝了不少的分支。其中Xubuntu還有Linux Mint最得我心。但由於我對Gnome還是比較情有獨衷,所以忍痛把Xubuntu放到一旁。其實如果在比較老舊電腦使用的話,xfce的桌面真的是很流暢,而對於電腦硬體配置比較好的電腦來說,xfce更是兼具美觀還有速度的佼佼者。

November 26, 2011

從Ubuntu到Arch linux

最近準備從Ubuntu轉到Arch linux。自從Ubuntu開始使用Unity之外我就非常非常的不習慣。雖然知道不同的Linux分支其實差別並沒有那麼大,但要移轉還是需要好好的研究一下。

September 4, 2011

台灣電腦製造產業型態預測


HP退出PC事業,這跟當時IBM選在從市占最高接著略跌時的舉動一樣。自從科技管理起飛後,複雜的高科技產業就朝分工越來越細的方向前進。根據Michael Porter的競爭優勢理論,一家公司要在產業獲利必須要有獨特的競爭優勢 (competitive advantage)。1. 成本優勢, 2. 差異化優勢 (利基市場) 3. 集中化優勢 (市場深耕)。這三個優勢沒有衝突,可以兼得。

September 2, 2011

新聞,自由。這是兩個詞,不是一個詞。

要是阿威不跟我說針對新聞自由申請釋憲的結果已經出爐,我肯定是不會在新聞隱藏區找到這個結果。

August 19, 2011

Ubuntu 桌面特效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Ubuntu (Linux)的特效。記得尤其是有一段時間剛好Mac OSX 10.5, Windows Vista, 還有Ubuntu9.10幾乎同一時間發行時,網路上不斷出現三個系統比較的文章。Ubuntu有的特效當然是所有Linux系列都可以用,不過就是多安裝一些程式而已。

Ubuntu 小工具


從Ubuntu 6.04開始用到現在,可以發現Ubuntu的設計越來越適合新手 (也可能是因為我已經用了一段時間,所以修得很順了)。許多程式安裝好之後需要再另外用command line去修改的機會越來越少,如果真的需要,大多數用GUI都可以辦到。

以下是一些小程式讓我使用Ubuntu更順手,在Ubuntu, Xubuntu, Lubuntu 10.04, 10.10, 11.04皆適用。

May 17, 2011

Ubuntu 11.04 安裝後基本設置


Ubuntu在安裝完後基本上就可以立即使用了。但為了讓Ubuntu發輝硬體的最大效用,或是客製系統,後續的調整是必要的。設置完當然還有許多額外的軟體需要自己安裝,網路上已經有許許多多Ubuntu各類軟體的介紹了,可善用搜尋,或是直接在內建的資料庫用關鍵字直接列出相關的軟體。

May 16, 2011

Ubuntu - 在PDF使用commenting或是highlight功能


要在Ubuntu的pdf檔案使用native的註解標示是有點難的。一般有的工具如Okular或是Xournal都是利用圖案標記,而不是針對pdf裡的文字標記。其實我個人認為Okular還有Xournal都是很好的標記工具,只是我有點檔案潔癖,不想破壞全文字的模式,又需要其他閱讀器可以讀得到 (Xournal就像是在pdf上塗鴉一樣,而Okurnal則是另存一個檔案,其他的pdf閱讀器都看不到標記),所以我一直在找可以直接針對文字做標記又可以通用在其他平台的工具。

May 14, 2011

Ubuntu 11.04 安裝基本


我從Ubuntu 6.04開始用,剛開始有很多地方不了解,像是filesystem、partition或是directory的概念。以前用最多的是Mac OS,雖然同樣是UNIX,但因為安裝時系統都會幫我處理好,所以沒有多研究。

May 9, 2011

個人覺得氣象法的制定不周全與有違憲之疑慮的條例


氣象法第十八條
機關、學校、團體或個 人經中央氣象局許可者,得發布氣象或海象之預報 。但不得發布警報或災害性天氣之預報。為前項發布時,應註明發布者之名稱全銜或姓名。第一項發布氣象或海象預報之許可條件、許可期間、內容、程序、廢止條 件、廢止許可及其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交通部定之。

個人覺得有違憲的交通條例


昨天跟朋友討論台灣法規的事,我說我一直認為現行的法規有些是違憲的。像是騎機車要帶安全帽還有準備要開始執行的汽車後座要系安全帶。其實好久之前就有跟律師討論過,我想他們也沒有個定論。有興趣可以參考看看。

May 8, 2011

國光石化案 - 我的觀點


看到國光石化讓我想到1994年的拜耳事件。當初德商拜耳想要在台灣設置TDI工廠,吵了半年,中央政府還有縣市級政府打不定主意,最後台中政府決定用公投來決定拜耳建廠,拜耳最後受不了這一連串繁雜的過程,最後到美國德州建廠去。

信任樹


他們喜歡騙人,騙你只要怎麼做就可以過得好。這邊的騙有很多人,也可能很少人,端看你發現了幾個。這邊的騙有很多種,有一種是他們充滿不安全感所以拉攏你來讓這個團體人多勢眾。他們說不出話,當你問他人生他啞口無言,當你問他目的他能用貼文或引用大家說來充當他的智慧。他們只會跟隨,但別奢望他帶你離開這迴圈。他們的相信建立在親朋好友的親朋好友的親朋好友的... 親朋好友的話,儼然是一個建立在他人信任他人的信任集合而成的信任樹。當這個信任樹倒下,新的循環開始,只是原本的要去相信變成千萬不要去相信,接著另一個親朋好友的親朋好友的親朋好友的... 親朋好友,灑下另一個希望。

May 6, 2011

某日某巷弔舊寓


商禽離開了。 2008年還特別翻了商禽的詩集來看,我台灣的書架上有一本商禽的夢或者黎明。今天才又想起,原來商禽已在2010年離開。梅新,洛夫,余光中還有商禽是我最喜歡的詩人。說真的,我對那個年代真的參與不多,有時我也想不通為啥我可以對他們的詩有這麼深的感受。

弔念那個我不熟悉的年代,弔念他們的奉獻,弔念他們回不了家的遺憾。

一些文化差異,給身在其中的人。


有些人問我那裡人,通常我回「我是台灣來的」就可以避掉一堆追問。不過也會遇到喜歡繼續問下去的,非要逼問我台灣不就是中國的嗎,我會笑笑的問他你是不是非得要找麻煩。兩岸就是有問題所以才會認知不同,你問一堆不顯得你在找麻煩。

歷史,百年。


台灣百年,一直想著能不能在國慶日那天回台跟著慶祝,照我目前的進度... 難矣

我是喜歡歷史 的人,高一之前我打定是要唸歷史的,不過遇到不太重視我的老師,轉了念頭。台灣的歷史,跟我同輩的,大概唸到的都是兩蔣成就台灣經濟奇蹟等的,民進黨當政 之後台灣在地的歷史才多些著墨。遷台之前的歷史有興趣知道,但說真的,我家在台灣,為啥我這一輩沒好好介紹台灣的歷史我至今不解。之後很多年我花了不少時 間去了解我們的歷史,漸漸的也覺得遺憾,為何這段應該是我們都該知道的歷史只能藏在歷史學家的心頭。去細看歷史,你能看到留下來的傷痛跟榮耀是如何造就今 天台灣人的性格。

May 5, 2011

商業史小觀


縱觀商業史,身兼市場龍頭的廠商總是在一瞬間被追趕者超越。福特汽車王朝被Toyota翻過去;蘋果電腦曾經是個人電腦市佔第一,不到三年光陰被微軟超越,一度破產;Motorola第一代手機的霸朝,之後被Nokia超越,接著Motorola在赤字中熬了十幾年,在眾人一度認為手機的版圖已經到了人手一機無法再擴大,Nokia就是霸主之後,Apple還有HTC, Samsung, Motorola智慧型系手機出來把Nokia打得抬不起頭。著名的還有最早期的cpu製造商迪吉多,還有台灣的將門運動用品商。覺得一句老話說的對,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可以用在人身上,也可以用在企業身上。太早的成功,反倒是被那成功的經驗絆住腳,忘了時代對於變化總是不留情。也不得不佩服Apple還有Motorola的能屈能伸。

April 1, 2011

壟斷達人微軟狀告Google壟斷


不好意思,借一下癮科技的標題 (因為標題真的很有趣),內容不會借的 =P

壟斷這個東西常常掛在新聞媒體上說,但究竟怎麼個一回事沒幾個人弄得明白。

March 26, 2011

台灣風力發電裝置與國家電力分配比例


現況
98年度台灣風力發電供應
陸上風力發電裝置"理想容量"
=256.2MW
=(0.2562x106)kWx(365x24)hours
=2.244x109 kWh
(來源:經濟部能源局)
海上風力發電
=0萬瓦目前
推算98年度陸上風力發電機效率以推算十年後風力發電可供應值
推算台灣地區陸上風力發電裝置使用效率
實際輸出
=台灣地區風力發電"實際供應電量"
=786.7 GWh
=7.87x108 kWh
(來源:經濟部能源局)
最大輸出=所有電力裝置以最大功率輸出=理想裝置最大發電
=2.244x109 kWh
=實際輸出/最大輸出
=(7.87x108)/(2.244x109)
=35%
風力發電實際提供電量
=陸上風力發電量+海上風力發電總量
=7.87x108 kWh + 0
=7.87x108 kWh
98年度台灣電力消費 (ps僅為電力消費,非石油天然氣等副產品使用於電力轉換)
=220817.7 GWh
=2.208x1011 kWh

風力占總能源提供比例
=(7.87x108)/(2.208x1011)
=0.356 %

March 25, 2011

電腦環保


自從賴打跟我介紹過Linux的好處我就開始慢慢學習Linux。

2006年發行的Ubuntu的6.04是我第一次用的Linux作業系統。雖然說已經改善不少圖形界面方便不熟悉圖形界面的人使用,但還是有太多的細節需要用指令來修改。斷斷續續的用,加上Mac還是用得比較順手,所以沒花太多精力在Linux上。之後轉了企管,弄研究報告,在到處是Windows充斥的地方我還是盡量避開使用Windows,用Mac還有Linux的方式解決。我並不是反Windows,Windows Office對文書處理的貢獻我是表示尊敬的。但只是一直以來不懂為什麼學術機構要用商業作業系統作為教育的工具兼輔具。總覺得我自己視野窄小沒了解其他工具,但後來才發現是上一輩貪圖方便所以用這種方式教育下一輩,省了教導的時間。我腦袋總在想這些事。如果當初有給我更多選項,我未必就不會選用微軟系統當作學術或是將來工具的主軸,但至少他們該給選項,我不要用上一輩過濾後的視野來看這世界。

March 23, 2011

電子產品的感概


雖然我很怪,但我是個很念舊的傢伙。

國中第一次打工賺的錢,買的衣服,我還帶到荷蘭繼續穿,還沒破呢。
高中打工第一次買的羽毛背心,我也帶到荷蘭繼續穿。
高中買的小叮噹紙鎮 (這個真的是精品),陪我搬家二十幾次我都還帶著他。
每次搬家都一堆東西,東想西想的,最後還是帶著走。

March 18, 2011

從新聞學到的事


看完一堆核電廠危言聳聽的台灣新聞,有興趣不如參考一下BBC的新聞來了解到底發生什麼事。

我也發現台灣一直在講如果發生核災會有什麼危險,然後目標一下子轉到台灣,開始批台灣的核電,雖然我不是那麼喜歡核電,但我覺得他是因時代還有經濟需求下考量而有的存在品,當然希望這只是暫時的存在。借人之鏡來檢討當然好,但是總該讓人了解發生什麼事。核能發電是一門大學問,包括我在內都不是專家,但是新聞應該是要用清楚的思路來幫助人了解事情的經過,絕對不是用來"給意見"或是發表"記者個人看法"的管道。以下是我參考BBC的新聞,除了針對福島的核電廠意外能有所了解外,希望也能對台灣的核電廠有所了解,不要被連台灣記者自己都不知道什麼狀況的新聞牽著鼻子走。

March 13, 2011

對二氧化碳的疑問


從很久以前我就對這個二氧化碳導致溫室效應這個問題充滿疑問。

我們都知道二氧化碳導致溫室效應的原理,散布在空中的二氧化碳可讓短波長的光線通過,而經過地面反射的長波長光線則被二氧化碳阻擋,因而長波長的能量被大氣留住並轉為熱量。我對這地方一直有個疑問,因為至今尚沒有任何的科學證據直接證明二氧化碳在大氣中有如此特性。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的比例確實是逐年上升,這點是有確實根據的,但二氧化碳導致的溫室效應卻始終是推論。對於環保我是認為一定要也肯定支持,而對於全球氣候變遷我則是覺得因果關係一定要搞清楚。最怕的是有一天大家才知道原來減碳跟全球氣候變遷根本是兩回事,那是挺悲哀的。強調減碳環保我認為是好的,也是必要的,但這其中跟全球氣候變遷是不是有關連這點很需要再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