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h 18, 2011

從新聞學到的事


看完一堆核電廠危言聳聽的台灣新聞,有興趣不如參考一下BBC的新聞來了解到底發生什麼事。

我也發現台灣一直在講如果發生核災會有什麼危險,然後目標一下子轉到台灣,開始批台灣的核電,雖然我不是那麼喜歡核電,但我覺得他是因時代還有經濟需求下考量而有的存在品,當然希望這只是暫時的存在。借人之鏡來檢討當然好,但是總該讓人了解發生什麼事。核能發電是一門大學問,包括我在內都不是專家,但是新聞應該是要用清楚的思路來幫助人了解事情的經過,絕對不是用來"給意見"或是發表"記者個人看法"的管道。以下是我參考BBC的新聞,除了針對福島的核電廠意外能有所了解外,希望也能對台灣的核電廠有所了解,不要被連台灣記者自己都不知道什麼狀況的新聞牽著鼻子走。

The fellowing pictures with copyright owned by BBC (www.bbc.co.uk), here I take it for non-profit usage to illustrate nuclear power crisis in Japan with my own language. If there is violation to your IPR, please inform me to remove it. Thank you.

(Orgined from http://www.bbc.co.uk/news/world-asia-pacific-12726591)


福島核電廠這場意外到底那裡出了問題?




這個廠共有六個機組,也就是每座都有一個反應爐,到目前為止發生意外的共有四個,分別是1到4號。每座發生意外的原因都不相同。在了解原因前,BBC先為我們解說了核電廠的反應爐運作的摘要


在每個反應爐中,核反應生成熱能,熱能將液體轉換成氣體,氣體再去推動渦論進而產生電。


正常狀況下,如果有地震或是其他突發的狀況,關閉裝置會自動啟用。關閉的程序是將可以吸收中子的控制板放到靠中子撞擊產成能量的燃料棒之間去將中子吸收以反應停止。


本來應該自動停止並且開始降溫的反應爐,因為地震導致冷卻系統無法供電,幫助降溫的液體,也就是水,沒辦法循環將反應爐內的高溫帶走。於是溫度始終保持在高溫


高溫的狀況下,通往渦輪的閥口依舊開放,所以液體不斷的蒸發,導致覆蓋燃料棒的水位下降。燃料棒 (Nuclear fuel) 是由包著鈾 (Uranium-235) 的鋯管 (Zirconium) 所組成。當燃料棒在高溫下接觸到潮濕的空氣就會生成易燃的氫氣


當工程人員將反應爐內的氣體透過壓力容器 (pressure vessel) 將氣體帶到反應爐外時,爆炸發生,因而導致反應爐外的建築物倒塌。


接著日本官方決定採用非常的處理方式來處理現階段面臨的問題,也就是將海水當成冷卻劑透過另一個閥口灌入海水,其中海水混進硼酸 (boric acid) 以進一步降低中子對燃料棒的反應。


但是這個狀況對於2號反應爐有幅射大量外洩的風險。因為報告指出,早先的爆炸已經讓下面的抑壓池 (suppression pool) 受損,抑壓池透過液體不同水位調節反應爐內壓力以決定反應爐內的蒸氣是否能保持液狀。這代表的是,如果海水進入反應爐內,而爐內壓力無法調節的話,幅射物會不斷的竄出。


而對於4號機則是另一個問題。在4反應爐上方有一個儲存槽 (storage pool) ,該槽以水專門存放已經用過的廢棄燃料棒。因為該機經歷兩次大火,可以抑制輻射的水已經大幅下降。報告特別指出,在4號機的儲存池有非常多的廢棄燃料棒存放在那


3月17號,日本試著以直升機將水由空灑的方式投入3號與4號的儲存池裡,以期能將能抑制輻射的水覆蓋住帶有放射線的廢棄燃料棒

從這篇新聞可以看出記者對這篇報導真的很用心,想必是問了該領域著專家,再以有結構以及清楚簡要的方式傳達給讀者。我看完之後就會去思考那個環節出了問題,而不是在想怎麼會這樣。新聞本就是應該把狀況陳述陳述清楚就好,讀後感才是讀者的事。一直看到記者拿日本核電廠的事故來盯台灣,真的不知道這些記者到底是想報什麼,明明一個傳遞真實資訊的職責。變成名偵探柯南在辦案。人家有海嘯你就問怕不怕有海嘯,人家有地震你就問怕不怕地震,有人受傷你就問難不難過。不過一群記者變得如此也非個人之責,如果大部份的個人有相同傾向無非是反應群體給予這樣的特徵。每次想抱怨前都會先止住想一下是不是我也是這個思考模式下帶大的孩子,只希望這種現象止於我這一代就好,別再往下傳。

這場核災我其實有許多想法覺得可以當作檢討的地方。看完新聞就來讀後感吧。首先是冷卻水系統。據我目前所知,台灣的核電廠用的冷卻系統是獨立供電的幫浦,確保運作正常很重要。再來是回報的速度,我們雖然都知道日本的地震預警系統還有即時急難廣播都做得十分完善,台灣努力往這邊學習是重要也很好的,但是根據國際原能總署 (IAEA) 的報告指出,因為東京電力未回報詳細情況給日本政府,以致日本政府沒能即早接受國際支援以冷卻高溫不下的核電廠,因此核能意外的狀況一旦出現一定要盡早對政府通知以求能即早得到支援。目前的狀況也顯示出日本政府並不想對日本人民大伺宣布核電廠的危機,站在政府的立場不想造成民眾恐慌可以理解,但請一定要即早做好撤退規畫。

關於這場核災其實還有許多社論及社群在討論責任追究。此時討論責任追究我雖然認為不妥,但還是有值得我們做為參考以及檢討的地方。首先是東京電力公司絕對是免不了責任的,國際原能總署調出資料發現過去東京電力公司多次更改安全記錄,這點是非常要引以為戒的。另外日本政府也承認福島發電廠的六個機組中,第3號反應爐的燃料棒不同於其他五座,是以鈾鈽混合物作為發電原料,也被稱為MOX。該化合物被認為是做為核武的關鍵原料,而且該燃料不同以鈾為主的燃料棒,不僅反應爐設計有較高風險,同時其輻射污染比鈾為主的燃料棒對人體傷害更大。我沒有證據證明日本有以核電廠做為取得核武原料的居心,只希望國家施政方向能以大部份百姓幸福及安全著想,對於國家野心或是個別財團利益,冀能點到適止。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