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il 16, 2012

核四,很遺憾,但也只能如此


二十年前台灣的電力,95%進口,54%石化,36%核電;現在99%進口,78%石化,17%核電。幾年前聽到台電的虧損在不斷擴大時也知道事情該怎麼發展了。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不知道多少人跟我一樣只相信原始數據。我並不是不喜歡資訊,只是當我有懷疑時我還是想要看到原始數據。台灣的能源統計資料都放在經濟部能源局上。我也會去翻其他的統計資料,農業、交通、總體經濟類的。我一直都覺得那些資料就是給一般公民看的。只是很難相信大部份投票的人都不知道自己的家園發生啥事。誰說的話在騙人,對比一下原始資料就知道了。藍藍綠綠每次說話都顛顛倒倒這也不是什麼奇事了,但至少原始資料沒有換人執政就變成另一個樣。題外了。

核四一定會轉的。幾年前看到台灣的能源統計心裡就有個底了。只是這麼多年來一直有個疑問,為什麼有這麼多時間準備,但到頭來還是這樣?福島核電之後我並不覺得核四廠會轉不成,我比較擔心的是核一、核二、核三會不會準時除役。我想不需要去聽什麼提早除役的美話。一項投資下去本該就是有期望的效率跟效益。草草除役後面會發生什麼效應那些講屁話的人應該還沒想。如果提早除役,不足的電力難道會用再生能源遞補?當然是有可能,那提意見的人最好就講清楚,不要以為講出來的話很正義,後續效果就應該自己會很善良。

十幾年前坐巴士到金山附近,聽著廣播李遠哲說核四一定要蓋,不然台灣的產業會垮。當時根留台灣的意識很強吧。但這話今天來看也確實是如此。只是我不解的事,一直以來都在困擾的事為何還是放任成為這樣?二十幾年前,電力倚賴進口占95%。今天到了99%。二十年來台灣人口沒增加多少,人均用電多了快三倍。

這幾年,我的觀察是這樣:

一個經濟體如果是自給的,表示沒有跟外界交換物資或有貿易往來,那麼這個經濟體就只能透過生產來增加財富。但是如果有跟其他的經濟體交流,如國際貿易,那麼貨幣的交換可以產生額外財富。

自給經濟體:
固定單位非固定成本(電力,水,勞力,材料) + 固定單位固定成本(土地)
     交換
固定單位收入(單一貨幣)
     再交換
固定單位非固定成本(電力,水,勞力,材料) + 固定單位固定成本(土地)

國際貿易;
固定單位非固定成本(電力,水,勞力,材料) + 固定單位固定成本(土地)
     交換
不同單位收入(不同貨幣)
     再交換
固定單位非固定成本(電力,水,勞力,材料) + 固定單位固定成本(土地)

在自給經濟體下,想要提升更多的投入再獲取更多的支出,那只能投入更多的生產單位。貨幣只是交換的單位,本來不會額外創造財富。但是在國際貿易下,交換後所得到的貨幣價值是變動的。所以接著再交換的產出並不固定。當一個國家貨幣比較強勢,那麼那一國生產的產品,交換成其他國比較弱勢的貨幣,那麼之後可以再投入的生產單位就變少。相對來說,如果一個國家貨幣如果比較弱勢,那輸出產品換取比較強勢的貨幣,那未來可以換取到更多的生產單位。

但是國際貿易交換的貨幣不是恆定的。今天台灣賣出一千台筆電到美國,每台賣出一千美金,當時美金對台幣是1:30。所以台灣這麼得到一百萬美金 (1 million of USD)。假設沒有其他的交易,如果不把美金換成台幣,那麼美金對台幣的匯率就不變動。但是如果將全部的美金都換成台幣,我們得到三千萬台幣(30 millions of TWD),這時因為供需原則,被買的幣值表示需求增大,幣值上升,此時美金對台幣的匯率可能就變成1:28。

再下一次進行同樣的交換。一千台筆電,每台一千美金。最後還是得到一百萬美金(1 million of USD)。但是這次換回台幣就變成二千八百萬台幣(28 millions of TWD)。這時生產方是在台灣,所以等於收入下跌了。因此賣越多,經過交換之後賺的就越來越少。

這時有幾種方式可以避免這種狀況。在匯幣市場可能會這樣做 1. 分次交換外幣。2. 用得到的外幣再去交換其他的外幣。還有很多種方法。美中交易就是有大量貨幣操控的成份在。以2011年為例,美國對中國的進口額約四千憶美金 (399,335.1 millions USD),美國對中國的出口額約 一千億美金(103,878.6 millions USD)。美國對中國逆差約三千億美金 (trade deficit 295,456.5 millions of USD)。但是當年美金對人民幣的變化只有6.8到6.3。這個逆差額還挺大的。中國輸出產品到美國,得到美金之後再交換成人民幣。照理說以中國貨物的輸出應該讓人民幣大幅升值,但是中國央行調控人民幣價格,因此一直讓人民幣保持位弱勢貨幣,所以中國可以不斷再換取美金之後又換取沒被升值的人民幣再投入生產。當然,這樣的狀況就造成美國國內的生產業無法跟中國競爭,大量裁員。

除了貨幣操控之外,當然還有其他的方式可以再提升生產。假設台灣的固定跟非固定成本都一直壓低,那麼產出再國際交易中就一直保持"物美價廉",如此可以不斷再賺取外幣。這種方法很適合勞力密集型,而且不容易創造附加價值的經濟體。

這個方法的缺點在那?

這方法是用非自由市場的手法壓低國內的投入成本來換取更有價值的外幣。若是產出跟換取到的外幣可以彌補國內的投入成本,那麼這方法就可以一直用下去。但是如果產出的產品價值降低,換取的外幣無法彌補一開始"補助"的投入,那最終這個用來補助產業的經費、材料、勞力都會再交還給國民吸收。

台電說從1997年左右就開始出現虧損。今天的缺口累計約一千一百億台幣。台電為何一直都不敢漲?

台灣的保五保三大隊,如果電費漲上去,那麼可能就什麼都不保了。如此就業機會消失。一直以來台灣就想避免這種狀況。不過卻給產業一個錯覺,台灣的電費本就該如此便宜?!

1990到2010,人均國民所得從205,105漲到521,307 (+154%),平均電價從2.1636到2.6098 (+20%),工業用電從2.0487到2.4583 (20%)。金融海嘯前工業用電價格竟然是1.9280 (-6%)。

試想一下為何電費終於要漲了。過去壓低電費的成本最終可以由外匯收入彌補。今天的訊息應該很清楚的表示,保五保三大隊的產出所交換的外幣無法再彌補補助的金額。這當然是因為一方面物價水準終於反應商品應有的價值,再來就是這些產業面臨很嚴重的毛利危機。只是這些企業管理者很少去反省自己的決策能力。更甚還威脅台灣社會說不再根留台灣。真是聽了哭笑不得。在這個追求全球協同合作的時代,你有這麼多方法去借取各地區的專長來創造產品附加價值,但他們滿腦子只想怎麼在台灣壓低成本。如果只要低成本,中國跟印度遲早會做得到你們正在做的事,而且做得更便宜更好。

台灣的用電,50%是企業用戶消耗。今天如果電費調到該有的水平,這些企業會怎辦?

我不是反企業。我相信經濟學,也相信管理學。我也絕對相信企業間的"良性"競爭可以提升全民福利。但是太多企業經營者只會玩削價搶市佔。最後銷售額是上升了,毛利卻慘不忍睹。看看台灣的電腦代工業,DRAM製造,面板製造。當然,這些產業的初期資金投入就可以架起難以跨入的門檻。但是門檻之後,大家的製程都差不多。這個產業已經步入成熟了。接下來一定是一連串的整併。只是到整併前一定會有一堆重整跟裁員。台灣政府當然不希望讓這事發生。但是,看一看商業史,這些狀況在產業幾乎是不斷發生。不斷的壓低電價,控制薪水,最後引爆點到了,該發生的還是會發生。

我想一個電力供應的問題背後真的牽扯到很多經濟問題。其中台灣的電子產業影響更是深遠。我認為這一波電價調漲是好事。地球本來就不是免費的。再者,我也不認為讓企業用全民買單的錢去創造他們保五保三的假象。時候到了,產業該輪替就該讓他發生。但後面我們還能打造什麼產業呢?

我覺得對於人口數量少的國家而已,初期的產業保護政策是很好的。像是高科技業租稅優惠是很好的。電力優惠也很好。但是不可能永遠都這樣搞。歷史已經證明沒有一個朝代可以不滅,更沒有一個產業可以不被顛覆。不管一個產業的領導者把牆圍得多高,只要這市場一直能獲利,就會有人拼了命去搶奪。保護產業並不是政府該做的事。真的該做的是幫助企業提升附加價值,技術導入。台灣在1970年代做得很好,所以有了現在高科技產業的基礎。但是這個米吃了三四十年了。現在真的是傾國蕩產也要讓這產業不要消失。何必呢,當政府把產業扶植起來,產業就該創造自己的價值。用全民買單的錢玩保五保三。如果他們沒辦法創造價值,那也該把機會留給其他企業跟產業。

如果早一步把資金投入到多媒體產業、農業、服務業,我們不會有更多機會創造更多的毛利。

當然,這幾年也看到更多產業在發光發熱。只是,我想沒有人是一直在想著什麼台灣之光。大家只是想要存活下來,做著自己想做的事。不要再為了什麼台灣之光打腫臉充胖子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